top of page
作家相片FSN

老品种重回餐桌,德国的种子网络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不仅以发达的工业和现代化生活闻名,同时也是农业大国。在积极发展农业的同时,德国始终将环境平衡和永续发展作为首要目标。生态保护、种子多样性和相关政策,成为推动德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方。


WHERE?

布兰登堡州(Brandenburg)位于德国东北部,拥有悠久的农业传统,农村地区占据约80%的土地面积,主要用于农业、林业和自然保护区等用途。由于这一背景,布兰登堡州对可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格外重视。许多农场采用有机种植方式,注重生物多样性,致力于保护传统品种,并推广友善土地的耕作方法。州内地势平坦、风力充足,使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当地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自给自足的能源系统不仅帮助农业更好地应对极端天气的挑战,还提高了农业的韧性。


走了近30年的种子之路:

德国的种子网络 VERN 


一幢古典美丽的老房子,经过精心修缮和维护,成为VERN的办公室、教学和展示的园区,每年展示约 130 个品种,包含蔬菜、观赏植物、小麦、马铃薯、草莓等。


让古老的品种回到餐桌上

VERN (Verein zur Erhaltung und Rekultivierung von Nutzpflanzen, VERN e. V.) 是一家致力于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社会组织,位于布兰登堡州一个名为Greiffenberg的小村庄,距离柏林东北约100公里。该地区隶属于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Schorfheide-Chorin生物圈保护区。VERN成立于1996年,在Eberswalde自然保护区研究所、Gatersleben基因库和波恩生物多样性资讯中心的支持下,旨在保护农作物的多样性,恢复古老而稀有的农作物品种,使其重新回到人们的餐桌上,并提供技术支持。


VERN 负责人Rudolf Vögel 学识和实务经验渊博,对各种品种都瞭如指掌。



「超过75%的作物多样性已经丧失,导致遗传多样性丧失。同时有关不同品种的种植、使用和加工的传统知识也逐渐消失。」VERN指出了作物多样性流失的问题,并强调这一现象正在导致人们逐渐失去如何食用这些老品种的文化知识。


VERN背后有一群热爱农业的团队,他们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收集并记录关于稀有农作物种植、使用和留种的知识。通过组织种子交换、果树嫁接技巧等各类课程和讲座,团队传递作物多样性和留种育种的知识。此外,VERN还与周边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吸引更多不同背景的人参与,让大家更容易接触到传统品种及其背后的知识。这一努力使得古老和稀有的品种重新得到利用,并逐渐回到公众的视野中。


VERN与园丁、农民、机构、企业和市场紧密协作,建立了从当地种子到餐桌、政策的网络。截至目前,已有超过750名成员参与其中。



位于VERN办公室的种子银行,稳定控制温度与湿度,储存了上千种品种。

VERN保存了约 2,000 种古老作物品种,每年都会挑选一些品种在教育花园、其他合作的种植基地中展示,用于品种保存和种子生产。

每年VERN都会发布一本种子目录提供挑选购买,介绍有哪些蔬菜、番茄、麦子等,并详细地列出每种品种种植、处理和使用的知识,以及共同合作保种的企业、生产者网络(图源:VERN eV网站)

VERN的办公室二楼打造成自然教育的公共展示空间,让前来参与种子交流的民众,能充分了解到如何种植这些品种和怎么食用。每个人的小小贡献,阳台上的一盆传家宝番茄,花园里的老萝卜,都能助力传统品种的复育。


VERN e.V. 的工作


  1. 种子保存

    收集并保存了超过2000种古老农作物品种的种子。

  2. 种子分发

    协会向公众提供蔬菜、榖物、香草和花卉等种子。

  3. 合作网络

    与其他组织、农民和园丁密切合作。

  4. 教育推广

    协会组织各种活动,传播关于传统品种的知识。


离开柏林都市圈,缓缓驶入布兰登堡地区,眼前展现出黄绿相间的麦田与树林,远方的缓坡上耸立着一排排风力发电机。布兰登堡曾是东德的一部分,近三十年来,这里的景观、经济、人口和社会结构一直在经历各种变化。



路漫漫,多方合力连「网」


VERN在网络建设方面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这一工作已经持续了近30年。保存老品种不仅是为了保留它们,更重要的是让它们重新活跃起来,回归公众的味蕾。VERN的主要任务是打造一条完整的价值链,从生产到消费,再到倡议,连接农民、厨师、超市、消费者、学校和研究机构。通过会员制的方式,促进各方的稳定成长与相互支持,使每个成员都能贡献自己的专长。


不定期举办种子交流、研讨会,欢迎有兴趣的民众加入。图为VERN的入会简介和网络介绍、食谱教学。


从麦子到面包,

打造农民、磨坊、面包店的谷物网络


德国是世界著名的面包大国,生活中无处不见面包,街上总能找到飘香的面包坊。面包文化承载了德国人生活方式、传统和生活价值观。在德国北部冬季气候严寒,而黑麦有强劲的韧性,能适应严寒,成为德国主要作物之一。



VERN搭建了谷物网络(Cereals Network),以大麦、燕麦、黑麦、小米等作物为主,将老品种再次回到烤炉中。在这个网络中,VERN 为有兴趣的农场会员提供品种选择和建议,以及田间生产的指导。截至2024年,已有约160个农场和加工坊加入谷物网络中,成员彼此也能互相提供技术的交流。同时VERN 也推广老品种加工成新产品,如老品种的「香槟黑麦面包」,连动古老的磨坊,和对重视原材料的面包师,让老品种真正的再利用起来。



同在一个区域的Wiese有机面包坊,与VERN、有机农场、磨坊、商店等建立起长期互信的网络关系。这样从田地到面包的链条,充分展现食材来源的透明度和永续性。Wiese最大的特色在于恢复老品种黑麦面包,仅使用有机的面粉,采用天然发酵的手工慢烘焙,老品种的加工需要有经验的技艺,也满足消费者对食物原味、地理产品的追求。


Wiese的面包手艺传承至今已经过三代人,历经民主德国时期,到现今的多元社会,他们能然坚持以最纯粹的原料,老品种面粉、水、盐加上时间和手艺,重现黑麦面包的滋味。在寻求好的面粉同时,也需要知道麦从哪里来,因此直接与农场建立联系是重要的一步。因缘际会,在埃伯斯瓦尔德可持续发展大学(HNEE)和VERN等多方的协调和联系下,Wiese和农场的合作,也为当地有机种植的转型带来更多动力,转型不容易,生态种植更是挑战。然而慢慢地,至今已打通了区域的有机生产价值链,透过有机耕作和消费者的参与,对于整个区域的环境永续和意识建构起到很大的作用,保护环境永续同时加强农村地区的经济。Wiese面包坊同时也加入德国慢食协会,共同倡导对社会和生态负责的食物系统。 


同样地,当地也面临人口流失,但同时也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Wiese对于「教育」特别注重,提供完整的教育训练,不分族群、经历,只要有热忱想学习都非常欢迎。希望传授真正的知识,为每个对原始烘焙手艺有兴趣的人提供学习的机会。


Wiese面包坊一角



社区凝聚力转动老风车


注:此磨坊非为上述网络成员,但对于当地文化及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在Greiffenberg这座建于1848年的磨坊,其建筑工艺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1938 年之前一直是穀物磨坊,后来历经战争、工业化转型、所有权变更,逐渐破败无人使用,直到 2006 年被雷击成废墟。2013 年后,当地人为了恢复这座古老的磨坊,组建协会,筹资修护,直到2022年才最终完成所有搭建。这个磨坊修护的过程历经艰辛,也呈现了公众參與文化古迹保护的热忱。


在磨坊里的工作人员,穿著传统服饰,向游客介绍时,充满自豪和热忱的语气能感到他们对整个村庄的紧密联系感。


Mühle Greiffenberg的logo呈现一群人齐心协力恢复磨坊这个当地重要地标,也体现了当地对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视。

风车磨坊里的作物展示互动,过去磨坊磨哪些榖物。在这里,处处都能感受到深入生活环境的有趣教育。

从磨坊望出去的美景。



专业分工的豆子网络和蔬菜网络


除谷物外,VERN也搭建了豆类和老品种蔬菜的网络。与23个农场合作,保存和提供约550种品种,包含豆类、蔬菜、花卉、香草等。整个网络有专门负责种植和留种的有机农场、涵盖种植到销售分发的农场、做自然教育的城市花园等,以及提供专业测试、培育的学术单位、研究机构,和提供种子法规、政策建议的机构。



生态有机成为生活

以生态种植引以为傲的青年农人。曾经在VERN工作,后来自己开辟了农场,生态方式种植了许多的本地品种蔬菜、花卉等,供应周边的餐厅。从德国南部来的他,对于农业很有想法和执著,过程也面临取得稳定降低成本的土地并兼顾多品种的挑战。而在网络的支持下,得到支持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这是一家位于埃伯斯瓦尔德可持续发展大学周边的有机超市,从小小的商铺,发展为供应热食的社区店。墙上有一幅清楚展示店内有机产品来自区域内哪些地方,哪些人种植和生产这些健康的食物。



我们的下一步


在这个Schorfheide-Chorin人与生物圈内,能看见农田、森林、牲畜、居民的和谐共处,这背后离不开一群人不断的推动与协调。更为重要的是,政府提供了长期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环境保护和系统化教育,才能建立起健全的社会网络。


农民种子网络一直以来致力于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一路携手许多伙伴,最重要的社区小农、生态理念的企业、专注农业与食物系统的社会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的基金会、长期的学术和实务研究顾问等,慢慢搭建出整个价值链的「网络」,也期待未来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共同打造一个多方协作、共同发展的网络。


图: DCZ

感谢中德农业中心搭建“农业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中德交流项目,搭建中德网络,相互学习借鉴。



0 則留言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