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FSN

乡村种子库 |马山古寨,妇女走出的种子之路






从生态的农耕与循环农业的尝试,到建立种子库与合作社,期许生产生态共存。广西马山古寨的妇女们与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农民种子网络及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共同在这深藏于喀斯特地貌的小村寨,历经天灾来袭与市场社会变动,走过二十载的坚持。她们是最贴近种子的一群人,开启种子之端,在过程中慢慢带动当地的年轻人,守护这片土地的永续与健康,在生态平衡与生计需求中持续探寻着。在重重的困难挑战中,马山上古拉走出了一条若水般能柔能刚、属于自己的路。



活态保护的社区种子库

纵观国际社会,各国都在陆续创建种子银行,其灵感源自原本灭绝了数年的植物,某天突然在一个角落里再次出现。经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大多数植物种子具有休眠性,长埋于地下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也可以在环境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被唤醒,重新发芽、生长。这项发现给予了我们期望,储存于地下的天然种子银行和科学家创建的种子库,可以给世界再次带来真正的绿色。


可是,即使科学家们的长期库保存了所有生物的“种子” 让它们休眠,但是大自然和社会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所有生物也是在不断进化持续生长的,尤其是近年的气候变化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我们除了长期的休眠保存种子,还需要社区种子库和社区农民短期地保存活态种子,以保证种子有新的应对性,如抗旱,高温,病虫害等。同时还需要适宜的地方供休眠的种子 “复活” 与活态种子的优点结合成为更优良的品种以应对气候变化和满足新的社区和社会需求,社区种子库一方面就地保育当地品种资源,同时也保护着提供品种茁壮生长的生态圈天然在地社区种子库和科学家种子库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古寨村上古拉屯有300多人,其中三分之一为瑶族,三分之二为壮族。上古拉屯地处喀斯特地貌区,灌溉用水紧张,暴雨引发山洪,以往交通运输不便。而世居于此的农户在巴掌大的地里种玉米,保留着丰富的玉米老品种,有专家认为糯玉米的发源地就在这个地区。在自然资源限制和农民适应选择的共同作用下孕育出独特的产食习俗,也形成了一套可持续的农耕系统。

 


地处喀斯特地貌的古寨,利用山脚和半山腰间有限的土地来耕作 (图:FSN)



妇女小组的行动

2000年,古寨社区加入了广西参与式育种项目。初始,妇女小组领头人陆荣艳以唱山歌、跳打榔舞等文艺方式来动员村民。2001-2011的十年间,曾 9 次引来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广西玉米研究所,以及加拿大、美国、菲律宾、古巴、尼泊尔、印度等国的32位农业专家到古寨村讲学授课,还在古寨街道举办了“农民自选作物品种交流会”,使乡亲们加深对科学种养的认识,令原本只有9个老人参与的工作发展到63人,主要以妇女为主。经过农户、农村社区、科学家们的共同努力,古寨社区种植的品种逐渐摆脱了原来的单一化,实现了12个玉米地方品种与许多当地蔬菜老品种的保育,恢复了往昔的种子多样化。自2006年起,古寨社区开始进行玉米“桂糯2006”的种子生产并与其他项目社区分享其生产成果。



查看玉米收成(图:国家地理 王彤)

社区妇女与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广西玉米所等机构共同合作进行选育种试验

(图:Simon Lim )  


马山社区行动:桂糯2006”种子生产与社区交流分享 (图:Simon Lim )




2012年3月9日,陆荣艳带领27名留守老人及妇女一起建立了马山荣艳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是广西马山县首家集种植、养殖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员多为45-60岁的古寨妇女。古寨社区也开始进行生态循环农业的尝试 (玉米 -> 土猪 -> 有机蔬菜 -> 沼气池),并成为广西本土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的供货方,种植蔬菜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养殖土猪土鸡土鸭不使用含添加剂的饲料,将健康生态的农产品供给城市消费者,体现对植物、动物、种的人、吃的人的友善态度。



采摘生态种植蔬菜 (图:Simon Lim )


2014年下半年起,古寨社区开始建立以本地市场为主的多元市场链接渠道。在此过程中,佛手瓜苗扩大种植成为合作社市场转型的节点。佛手瓜苗省时省力,便于管理,农户种植接受度高。同时古寨周边村镇还很少人种植,在县域市场几乎处于空白状态。这就使得合作社的佛手瓜苗一经上市,就形成供不应求之势。新的可适应品种,易于掌握的技术与良好的市场需求,成就了佛手瓜苗这样一个单品爆发。合作社带头人,陆荣艳带着农户们尝到市场甜头后,继续引导老品种保护意识,上古拉社区种子库也从2014年起逐渐成形。



妇女小组讨论种子库计划(图:FSN) 



佛手瓜苗扩大种植成为合作社市场转型的节点  (图:FSN)



佛手瓜苗成为当地餐桌上常见的健康食物 (图:秋笔)



种子的族谱:社区资源登记

2014年,广西参与式育种项目孵化的社会公益组织,农民种子网络,举办了第一届年会。会议期间对10 多个社区的农户进行了资源登记培训,古寨社区就位列其中。自此,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一份资源登记图册,这份持续更新的“族谱”,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来记录并保存社区的生物文化资源及其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它们可以代代相传,成为承载社区生物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载体,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到2019年底,古寨社区共登记传统品种资源124种(包括玉米9个、豆类11个、瓜类8个、蔬菜24个、中草药53个等)。合作社目前着重发展的蔬菜、玉米和旱藕等农产品,主要都是来自传统品种资源。




年度社区资源登记册 (图:FSN )


参与式大豆试验

2015年,为了找回农家老品种的大豆以实现就地保持和建立社区种子库的目标,农民种子网络在5个项目社区进行黄豆地方品种的就地保持和参与式选种试验(PVS),上古拉屯是其中一个试点,合作社成员在田块里进行了各地收集上来的28个黄豆品种的适应性试验。根据评估表格在收获时节分别在田间和室内一一进行考种记录,通过各项育种家设计的指标,分析各个试验品种的颗粒是否大而饱满,豆荚数量多少,是否耐密集,是否抗倒伏与病虫害等特征。挑选出综合评分最高的几个品种后,再在各个品种中挑选出植株最好的进行留种。试验的最后一步是将各个黄豆品种煮熟试吃,以便村民挑选出高产,适应当地气候状况,同时风味好的黄豆品种由试验者扩大规模繁种后分发给大家。



天然在地社区种子库

2018年,由陆荣艳带头发起,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农民种子网络与广西农科院玉米所提供技术支持,香港乐施会提供筹建资金,上古拉社区种子库正式建成。最开始时,上古拉种子库有3名妇女管理员,目前增至6名妇女。种子库里存有63个品种(包括玉米7种、豆类9种、瓜类10种,蔬菜25种,中草药12种),其中有37个本地传统品种(包括玉米3种、豆类5种、瓜类7种,蔬菜17种、中草药5种)。每个品种入库时,管理员登记提供人的姓名、性别与年龄。种子装在透明的玻璃瓶里,看到有虫才更新,也借此评定该品种的抗虫能力。为了延长保存时间,有时将石灰粉与八角香放入瓶中除湿驱虫。



上古拉社区种子库,陆荣艳检查存放的种子 (图:秋笔)


在合作社成员收菜的过程中,关于种子库的消息就像水波一样,一圈圈地传播开来。库藏品种免费提供给村民,使用时进行登记,到了收获时节,翻倍返还。如今有89位村民使用种子库,其中青壮年21人,其余都是50岁以上的妇女。


这个社区种子库与政府种质库也建立了联系,2019年,广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从上古拉屯收集墨白玉米、本地黄玉米、本地糯玉米三种地方种质资源,放入国家种质库库和广西农科院种质库保存


其它已载入社区资源登记图册,却没有静静待在种子库里的那部分品种,都活泼地长在天然种子库,村民们的田间与地头。打建成以来,上古拉种子库始终配合着社区种子田一起进行野菜驯化与玉米杂交试验。合作社未来将继续开发本地特色商业化备选品种,例如玉米品种—墨黄墨白杂,如从石山上引回一点红、枸杞菜、决明菜和麻叶等野菜品种进行驯化。



对马山有深厚生活情感的青壮世代,蓝海青 (图:FSN)

玉米在马山地区孩子有著深刻的家乡连结    (图:秋笔)



农民种子企业

为了更进一步增强由妇女主导的社区合作社的复合经营与管理能力,2019年起,古寨社区开始探索一个新模式,农民种子企业。通过开展以社区为本的制种和种子生产,与育种家共同探索农民制种的生产、登记和销售模式,期望达到缩小农民种子系统和市场差距的目的。

依托2019年发展广西马山县古寨社区村级集体经济的资金注入与社区合作社自2014年底建立的以本地市场为主的多元市场链接渠道,一个由妇女主导的古寨社区农民种子企业已具雏形,未来几年将逐步探索与完善多样化优质作物种子的生产、加工、储存、质量控制、包装和销售,增加小农获得多样化、优质和本地适应种子的途径,促进绿色农业转型和多样化粮食系统。



马山上古拉社区多样化的种子  (图:秋笔)



接棒传承,妇女走出的种子之路(图:秋笔)




 

撰文:宋鑫

图源:秋笔,Simon Lim ,FSN


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