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作家相片FSN

乡村种子库 | 小小王金庄,地种百样不靠天



保存好每一粒种子,利用好每一粒种子,就是备份我们的地球家园,我们的未来。先前我们对中国的乡村种子库做了简单的全景描述,这次我们将分享河北王金庄的故事,探索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涉县旱作梯田如何维系农业生物多样性。这里有一群人们,他们对土地明智利用的精神,守护了延续世代的老种子。



走进王金庄


王金庄村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井店镇,地处南太行山东麓,石灰岩深山区,山高坡陡、石厚土薄。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冷暖交替。王金庄村是一个自然村,设有5个行政村,2019年全村4700人,1425户,3542亩(230公顷)旱作梯田面积。王金庄村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村民地里靠天收的种植命运,但他们摸索出了“地种百样不靠天”的生存智慧,总结出“藏种于民、藏粮于地、存粮于仓、节粮于口”的可持续生存之道,这样藏种粮于民的生活方式延续了700多年。农业生物多样性是农业文化遗产活的源头和支撑,在王金庄村的旱作梯田上,种植着丰富多样的农作物。2014年以王金庄为核心的涉县旱作梯田系统被认定为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被推荐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旱作梯田,多样化种子


农民种子网络没有踏入王金庄村之前,就听中国农业大学的孙庆忠老师介绍过那里有上百年的老种子,存在老百姓的粮仓里。2018年11月农民种子网络第一次来到王金庄,沿着梯田走上奶奶顶,一路领略北方旱作梯田的雄伟。11月份梯田里庄稼都已采收完,但地里仍可以看到好几种豆类,还有经过霜打了的小柿子,正是最佳品尝期。用当地小米做成煎饼,夹上小柿子,即是当地美味的传统小吃。


王金庄旱作梯田 @秋笔


传统美食-小米煎饼夹柿子 @食通社 张小树 



了解王金庄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后,晚上与村民代表们做五象限农业生物多样性分析。来到现场的村民代表中,有三分之二的妇女,因为王金庄的大部分妇女都是地里的主人,家里的粮仓,与家里吃有关的事情,妇女最清楚。当问到“谁家有金皇后(一种玉米老品种)的,请举手”,“谁家有老来白(一种谷子老品种),请举手”,她们举手时脸上露出了特别自信的笑容。接着,她们纷纷往家跑,片刻返回时手里捧着老南瓜、小米穗子、老玉米、各种各样的豆子、菜籽,满足地笑着。每家每户的屋顶上都有一个粮仓,储存粮食和种子,妇女们视为命根子和宝贝。


那晚发现村民们保留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对他们的称赞与鼓励,激发了村民们寻找老种子的积极性。在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以下简称“梯田协会”)协调下,掀起了老种子普查潮,很快成立了5个妇女种子普查小组,她们在休息时间对全村进行老种子登记与收集。她们共登记了180个品种。在普查时她们在老奶奶的粮仓中发现了少见的作物种子,就会收集一点回来,放在梯田协会借用的会议室里,用小瓶盛放着。来开会的村民们总会在这些种子旁驻留,瞧一瞧瓶子里眼熟又快叫不出名字的种子,回味着渐远的老味道。




--向右滑动看更多--

与村民代表们的种子之夜 (图:FSN) 



藏种于民,建立乡村种子库


梯田协会的曹京灵、曹肥定和李同江想建立王金庄种子库,像农民种子网络的其他项目点一样,建立这样的公共空间,一方面展示王金庄的人们保留种子的战绩,另一方面提醒大家老种子正在悄悄地变少,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传承生存智慧,加强农民种子系统,守护未来。



王金庄农民种子银行 (摄影:秋笔)



梯田协会成员与涉县农业农村局贺献林副局长 介绍旱作梯田系统

(摄影:秋笔)



2019年11月“王金庄农民种子银行”终于建成,种子从家户的粮仓被带到种子库展示。目前储存在种子库里的种子有100多种,常种106种,共10类作物,均为本地品种,其中有82个传统品种,有的已在王金庄村种有上百年,保存在种子库里的种子已全部进行资源登记。





常种的作物品种和传统品种如下表:

(标示橘色作物其为传统品种)





种子库的管理小组成员由5名发展到43名,其中妇女由1人增加到26人。种子库面向全村开放,非会员的村民经过梯田协会的同意后可以使用种子库的种子。种子库成立之初,梯田协会在涉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与种子库的会员共同讨论了《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王金庄农民种子银行管理办法(试行)》。其中第四条明确了村民们利用种子库里种子的规则:本村村民确需从种子库领取种子进行田间种植的,经协会会长及专职保管员批准,可以领取种植,种植时领取1.0kg 种子,收获后要还返回1.5kg 种子。领取的种子必须保证在种子库内留有备份。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让种子库的种子像细水一样长流。


每年一次种子交流与交换活动也列入计划。2019年12月梯田协会承办了农民种子网络第7届年会,以“有种有食,食之有味:从田间智慧到舌尖美味”为主题,村民代表、农业科学家代表、研究者、社区企业代表、社会组织代表和政府官员代表近50人相聚王金庄,俯瞰旱作梯田的雄伟与智慧,惊叹种子的丰富多样性,感动村民们保种的坚定。年会上举办了第一届王金庄种子交换活动,村民们与来自9省14个村庄的村民们交换心仪的种子,交流讨论种植技术。



农民种子网络第7届年会 (摄影:秋笔)




来自9省14个社区代表交流种子 (摄影:食通社张小树)



设种子田,活化种子


王金庄的村民们期望种子库的种子一直活下去,这要求种子库里的种子发芽率和适应性要高,可以满足村民们随时需要随时播种收获。于是2020年3月1日,梯田协会的主要成员经过讨论,开始尝试设立种子田,把种子库里的种子播种到地里,挑选适应现在本地气候环境的种子,每年持续不断地挑选,活态保护种质资源,丰富王金庄村的集体财富。在种子田的基础上,将开展有机生态种子选育和生产,满足村庄小范围的种子需求。梯田协会以种子田为开端,探索适应王金庄村的农家种在地保护与利用途径。


王金庄农民种子银行的陈列柜上写着“在发掘中保护,在传承中利用,多方参与、动态保护”,农民主体,多方支持,在地活态保护农民种子和生态文化系统。农民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种子,多样性的种子离不开农民的生存智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撬动一直守护种子的这一人群,认可他们的贡献,唤醒他们的自信,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形成农民自组织,他们惊人的行动力将会证明:他们在保护利用与传承农家种中不可替代。



一代一代,守护种子 (摄影:秋笔)




王金庄保种小故事

 

饿死老娘不吃种粮

从前王金庄有位叫刘不秀的老婆婆,伴侣英年早逝,剩下她和儿子俩人。母子俩相依为命,过着简朴的艰难生活。

明崇祯十三至十四年(1640—1641年)连年大旱、大饥、瘟疫,民死七分,据老人们的传说光王金庄大碾台往东就死去四十六口人,刘不秀老人也在其中。

刘不秀的儿子王应元为了母子俩生存,他拖着饥饿身体耗尽最后的心血,每天去地里扒野菜,甚至连能吃的草根都吃掉了。说来也好奇,每天人们扒去的野菜第二天仍然生长出来。可是,人多菜少,还是满足不了人们需求。人们专靠吃野菜也不行,渐渐刘不秀老人的身体病倒了,再加上她舍不得吃,一天不如一天的她离死亡已接近,儿子王应元看着面黄肌瘦的母亲,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他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把仅剩有的一部分种子拿出来让母亲吃,当老母亲得知是种粮时,她气得眼都不睁,宁可饿死病死决不吃掉种粮,就这样老娘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腊月初十去扒洞


康熙四年(1665年)大旱,黑风怒吼,大树立拔,民居多倾。

就在这大旱民不聊生荒乱之年,在王金庄村里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农民腊月初十去地里修复梯田时,突然发现了田里的老鼠洞,他好奇地用力扒着鼠洞,沿着洞穴寻找,最终找到了它的仓库,发现它的仓库分四个库:春、夏、秋、冬库,住宿、厕所格外有序,并且厕所另一端还有一个通气孔,以便排气,可见田鼠聪明到了极致。这位农民喜笑颜开,发现了田鼠的粮库,他有了生存的主心骨,这时他越扒越起劲,总共在这个鼠洞就扒出一百多斤粮食。

当人们得知这位农民扒到田鼠粮食时,村民像蜂拥一样奔向各自的田间寻找鼠洞,在同样的情况下,有扒多有扒少粮食,就这样打起了一场扒鼠洞的人民战争。人们扒到了粮食,既解决了暂时生活困难,又有了粮种,为下年春耕夏播打下了基础。从此,王金庄人们就把腊月初十扒鼠洞叫成“腊月初十去扒洞”,作为纪念日流传至今。

——村民王林定收集整理





 

图源:秋笔,食通社张小树,FSN

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